
“反诈”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老师讲烦了,学生听厌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依旧有不少学生被骗,这就需要我们防骗知识学起来,筑牢意识保安全。
利用火车票或机票退票返钱进行诈骗
在买寒暑假票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可能会收到因某某故障火车晚点或飞机航班取消等信息,信息内容多为返款,部分学生不加核实就轻易相信此类信息导致被骗。某大学生在购买飞机票的过程中,因日程安排不当,在申请退票时被不法分子利用,诱导学生按其所说布骤操作,得到所需信息后便断开联系,导致学生损失人民币400余元。

闲鱼 “保证金”类诈骗
某学院大二学生,在闲鱼平台出售二手衣服,与买家沟通过后,买家声称无法正常付款,遂发来二维码引导该生与“客服”沟通,“客服”称因为卖家没有开通“消费者保障服务”和“假一赔三服务” 账号已经冻结,需要缴纳保证金,该生按“客服”要求,向对方账户进行转账操作,之后被对方拉黑,损失5000元。

抢红包骗局
小E在微信上收到了好友发来的一个红包链接,标题写着:春节领红包,最高1000块。小E点进去后,网页要求输入手机号、短信验证码。待小E输入之后,微信被刷走了500元。小E马上询问朋友是怎么回事,对方表示,自己也只是在别的微信群看到随手转发,并不知道是骗局。

交友软件骗局
“摇一摇”进传销,骗子他们多数是通过附近的人,用同城软件聊天、陌陌、微信加好友,一开始是谈感情,交朋友为名。当你信以为真后,他以带你出去游玩、参观等为噱头,使你相信。结果,朋友没交到,恋爱没谈上,却莫名其妙被发展成了传销下线。

买卖游戏账号诈骗
某学院大二学生,在玩网络游戏时,游戏中有陌生人想要购买其游戏账号,添加对方好友后,按对方提供的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交易后提现时显示银行账户错误,联系该平台客服,客服声称需充值后才可提现,该生充值后仍无法提现,客服以其账户冻结需继续充值解冻为由让其再次转账,转账后资金再次被冻结,发现被骗,损失2200元。

利用介绍勤工助学诈骗
这是近年来针对较多学生的、常见的诈骗方式。诈骗分子往往在邻近学校周边地区。设立职业中介场所(有的是个体职介所与所谓的用人单位联合诈骗学生中介费、押金等),将求职的学生介绍到骗子自行设立的所谓“用人单位”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假意录用,要求学生交纳一定的“建档费”、“工作卡工本费”、“保证金”、“押金”等,“就业单位”多分配给较多繁重的推销市场、调查任务,之后以工作不达要求为由拒付工资或以“保证金”抵消处罚等,“用人单位”临时租用几间房为“公司”,一旦败露,即作鸟兽散。


预防诈骗小技巧:
1、防火防盗防诈骗,不理不睬不给钱。
2、通讯网络骗子不少,寄钱汇款确认为好。
3、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4、不明电话及时挂,可疑短信不要回。
5、要让自己的钱不受损失,就要让自己的脑保持清醒。
6、各种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要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