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语言学院召开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发布时间:2013-07-09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SPT主导性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学校配置资源、组织教学、评价质量的主要依据,对学校办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影响。为了进一步深化东语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学生的外语应用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与职业发展能力,根据《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关于修(制)订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的文件精神,我院于2013年6月29日在综合楼会议室召开了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出席论证会的校外专家有:浙江大学日本语文化研究所所长马安东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日语系主任王忻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日语系主任刘曼教授、绍兴袍江工业区管委会国际投资合作局局长朱海红女士、科宝电子副总经理竹下纪人先生、浙江外国语学院朝鲜语学科负责人文英子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朝鲜语学科负责人金在国博士、浙江树人大学朝鲜语学科负责人金炳云教授、杭州韩国商会事务局长南京太先生、韩国TTA公司代表理事郑五燮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学院院长严庭国教授。校内专业家有:罗林教授、刘银钟教授、金成淑教授、金德模教授、林成虎教授、张升余教授、韩家瑞副教授、方龙南副教授、韩增德博士
 
 论证会由严红君常务副院长主持。首先,学校副校长何建乐致欢迎辞,并对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关于修(制)订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进行了解读。此后,各专业在分会场进行专家论证。会上,各专业负责人就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情况进行了说明,针对各培养方案具体指导思想、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进程安排、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汇报结束后,各位专家分别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工作实践出发,对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认真研讨。专家组一致认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能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构架,教学内容的规划以及学时、学分的分配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和学生认知规律。同时,还提出了不少建议。如:增加听力和口语的课时,加强口译课,保证听力课的连续性,突出SPT外语人才培养的特色加强学生外语写作能力和二外英语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规范课程名称,明确核心课程,突出办学特色;营造原生态的外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之能很快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更多地开展校企合作与资源共享,建设师资队伍等。
本次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对于我院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素质,提高学生“三个核心能力”等有着深远的意义和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