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改革,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推进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根据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2018年5月29日下午14:00,东方语言学院第六届微课教学比赛在F330进行了院内评审,择优推荐参赛者参加学校最终决赛。
本次比赛评委分别为:东方语言学院党委书记严红君副教授、副院长赵维平博士、督导组组长姚莉萍教授、院办主任张国娟副教授、日语系副主任汪洋副教授、韩语系主任陈校语副教授、阿拉伯语系系主任马小明博士、泰语系主任易朝晖副教授和印尼语系主任王辉老师。九位评委老师们严格按照学校文件要求的评分指标给各位参赛老师进行打分。
此次共五名教师参加比赛,分别为日语系的何慧燕、杜彬彬老师以及韩语系的许赛、周子又和魏潘潘老师。本次参赛教师们的参赛作品均为视频类作品,没有涉及到文本类作品。
日语系的何慧燕老师以日本语(二外)课程教学中,日语假名た行为例制作了微课教学视频。作品形式规范,讲解充分,内容详实。何老师向各位评委老师说明了自己制作微课教学视频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环节,重点讲解了た行假名的来源和笔画,并给出各假名相关的词例,帮助理解;讲解中穿插了图片和日本动漫视频。何老师认为,通过视听说结合等教学手段能使微课更具趣味性,同时,通过口型操练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假名的发音。
杜彬彬老师以基础日语课がくえんとし为选题制作的微课教学视频,微课录制时间为9分09秒,主要围绕日语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用法进行讲解。讲解条理清楚,内容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视频中运用到视频导入法、图片和例句的结合法、图示归纳法、情景翻译练习法和作业巩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深入浅出,注重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同时,杜老师强调到通过举例和形式多样的练习,加入难句和复杂句知识点的字幕,能吸引学生眼球,有利于学生更容易吸收和掌握。
韩语系的许赛老师微课教学视频选题内容为基础韩国语课程的知识点。许老师讲解的教学步骤分别为课程导入、语法讲解练习、学生参与练习、实景会话练习、生词说明及练习、重点解析语法以及总结结尾。本次许老师参赛的微课教学视频以师生实景会话演练录制为主要特色,注重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强调学生参与度,通过学生自己创设语境进行会话演练,让学生在对话中提高语言水平。
周子又老师微课讲解的课程同样为基础韩国语课程。当天周老师在播放微课教学视频的同时向各位评委介绍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讲授内容深入浅出,环环相扣。导入部分通过对话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语法知识,再通过情景再现学习其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子表达,进一步讲解语法含义和具体用法,最后简洁凝练地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周老师的微课教学视频制作美观规范,讲解内容充实,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让学生参与录制会话练习,增加了微课教学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韩语系魏潘潘老师因事未能来现场参加本次比赛,评委老师们观看了魏老师制作的微课教学视频。视频中魏老师首先介绍了整体情况,明确了授课内容,接着紧紧围绕讲授的知识点从语法说明、语法深化和语法练习以及课后练习等几个主要教学步骤进行展示。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比赛过程中我们看到每位教师都有精心准备各自的参赛视频,选题得当,讲解到位,内容规范,教学安排合理,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及学做一体的有机结合。
本次微课教学比赛院内评审过程中,韩语系周子又老师荣获一等奖;日语系杜彬彬、何慧燕老师荣获二等奖;韩语系许赛、魏潘潘老师获得本次比赛的三等奖。经过本次选拔,择优推荐周子又、杜彬彬、何慧燕三位老师代表我院参加学校第六届微课教学比赛。
本期文稿: 李粉仙 戴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