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年的历史长河仍然静静地在埃及的血脉中流淌着,在踏上这一片神秘的土地之前,我早就在各种电影、百科全书及小说中饱览了她的风采。幸运之至,我学习了阿拉伯语,这缘分推动着我去亲近那古老悠久的文明,去探索那世界未解之迷,去碰触那精美的古代建筑,于是,我选择去埃及访学。
在埃及,我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在陌生的环境中蜕变成一只只展翅翱翔的雏鹰,在旅埃的途中也是因为有了她们的相伴,才不失可爱与欢乐。
我们在马特鲁青蓝相间的地中海边嬉戏,我们在撒哈拉沙漠中追逐日落,拥抱日出,我们在金字塔前策马奔腾,我们在汗哈里里市场与奸商斗智斗勇,我们在尼罗河夜游,放声歌唱,我们乘热气球在戈壁与绿洲之间遨游……美好的回忆,如一张张明信片从脑海深处寄来,美景与友情交织成一幅温暖图景。
站在恢弘壮阔的神庙前,我能够感受到古埃及人的伟大匠心,那高大而粗壮的石柱,那巨大而肃穆的石像,那保留了几千年的瑰丽壁画,都让我在一声声惊叹中生出一股深深的敬意,敬佩这些建筑历尽沧海桑田,依旧屹立不倒。除此之外,埃及还有清真寺,金字塔,城堡,教堂等各种文化的产物,它们在埃及融汇结合,各自生长,现在依旧是闪闪发光的样子。
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记录下访埃的点点滴滴,很多人看了我写的游记和照片后,都表示羡慕我的经历,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晒得风景有多美,经历的曲折就有多大,为了看到更好的风景,我们会做攻略,会碰壁,会度过几个小时无聊的车程,也会时刻怀着被当地人宰的担忧和警惕,总之过程并没有结果呈现的那么潇洒自在,当然,旅途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未知和挑战,才变得更加精彩,才让人刻骨铭心,因此,我们总是能尽兴归来,并义无反顾地谋划下一次盛大出行。
有些时候,我问自己,来埃及的这短短四个月,到底收获了什么?
我想那收获,大概就是在买东西的时候,听得懂小贩的话,与奸商斗智斗勇,用学到的方言和当地人聊天,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并交到几个热情的埃及朋友。
我想那收获大概是在这异国他乡里结交到这些原本来自不同学校,如今亲切无比的小伙伴们,和她们一同欣赏迷人的风景,见识到了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我想那收获大概是品尝到来自各个地方的美食,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到后来的熟能生巧,我们一次次靠自己的双手打造了家的味道,磨砺了自己的生存技能。
而我想那最大的收获,应当是我们用心填满一个个日夜,学会发现和收集生活中的幸福和感动,把每一份快乐都当作是生活的惊喜,打败孤寂,慢慢成长,羽翼渐至丰满。
埃及有一句很出名的谚语:喝了尼罗河水的人会再回来。这句话说得没错,短短四个月,我并没有穷尽埃及的魅力,它的苍茫荒漠、无垠大海、风情绿洲,几千年错综复杂的文明积淀,都熔化成一块磁石,经久不衰地吸引我去再次踏上那一方乐土。
本期文稿:王舒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