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丨超越自我,精益求精——记我院阿语系学生赴江苏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参加带薪实践

发布时间:2019-10-28

       20199月应江苏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实习邀请,我校东语学院阿拉伯语系选派两名学生代表参加实习工作,在实习过程中,我系李鑫品同学负责阿曼传统及商业渔业监管研修班的学习与生活等各项事宜,阿曼研修班来华交流与学习时间为21天,在此之前,李鑫品同学已提前抵达研究中心与小组负责人和同事见面,彼此熟悉,为迎接阿曼学员的到来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诸如学员手册的中阿互译,与同事共同完成相关水产课件的英阿互译工作。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专业鱼类名称的翻译时,往往需要和同事们互相讨论后才能确定下来。由于阿曼学员来华路线不一,对于迟来的学员,也组织李鑫品同学进行了单独的接机,给予阿曼学员宾至如归的感觉。工作前期由于阿曼学员不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工作是比较辛苦的,也不容易去展开,一天只睡几个小时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同时李鑫品同学也意识到在学校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里是完全不够的,边工作边请教,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贯穿了他的实习生活。访学期间,前期主要进行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后期以考察为主,分别对苏州,海口,三亚,上海进行了考察,在海口一行人有幸登上中国渔政船,聆听渔政局官员对中国渔政执法的情况进行介绍,并且在三亚市参观了崖州湾渔港,针对部分学员的提问,李鑫品同学积极的向相关人员进行请教,并及时翻译。在与阿曼学员共同生活与学习的二十多天里,李鑫品同学的阿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并且通过与阿曼学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了解了阿曼的国情与传统,更重要的是,与阿曼学员“吃”在一起,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大家都会去寻找有阿拉伯特色或是新疆风味餐厅,大快朵颐之际,彼此都对双方的国家与文化风俗有了更深的了解。李鑫品同学说他非常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学校与研究中心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供毕业生去施展拳脚。当然这次实习经历也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是有多么的幸福,安安静静的在校园里用知识去充实自己的头脑成了他当下的小愿望。同样,李鑫品同学也向阿曼学员介绍了我校,以及阿语系的办学情况,作为一张越秀名片,李鑫品同学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与细致入微的生活陪同翻译赢得了阿曼学员的认可,也收获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蒋东东同学参与的是九月份埃及水产系统与鱼类基础营养培训班,他说通过这一次的实习经验,让他对于翻译和向导这些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工作刚开始,许多埃及科员并不适应中国的生活和生活节奏,所以前期的工作十分艰难和复杂。大家都知道阿拉伯人都特别喜欢迟到,让阿拉伯人守时真是一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蒋东东同学说工作的第一天遇到了许多挫折,并不断的怀疑自己,指导老师和阿语老师不断鼓励他,让他重拾信心并找到了方法将其克服。工作期间,我们参观了许多淡水养殖中心,常熟养殖中心,苏州养殖中心,北京房山中华鲟养殖中心,不仅帮助学员学习了许多关于罗非鱼的养殖技术,并且对于现代系统化养殖的认知又进了一步。这不仅加强了中阿友谊和合作,还让更多的阿拉伯人真真切切的了解和体验了中国。



虽然时间十分短暂,仅仅只有两周的时间,但是蒋东东同学说在次期间他学到了很多,不仅磨练了意志力,学会做事情不慌不乱,井井有序。并极大的锻炼了口语和听力,蒋东东同学总说:实践出真知。我们在学校不仅要认真学习课本的知识,还要积极的走出去,多实践和历练。这次实践,蒋东东同学和埃及研修班的学员们一起去了北京和上海,参观了故宫,长城和外滩,品尝了北京著名的东来顺火锅。虽然中埃文化习惯的不同,但是埃及学员仍然十分愿意尝试中国的传统美食。本着尊重外宾的饮食传统,我们尽量都寻找清真的食品,埃及学员对于中方认真的态度表示满意。

蒋东东同学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阿拉伯语学习的路途仍然道阻且长,还是要砥砺前行,不骄不躁,认真学习。蒋同学说十分感谢学校和淡水研究机构能够给予他这么宝贵的机会来学习,他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水平,在将来能学以致用,并报效祖国和人民。最后,蒋同学认为现在正是我们大学生响应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最好时机,希望大家能够努力学习,为加强中阿合作和拓宽其领域而奋斗!


文稿:李鑫品  蒋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