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讲堂第三十六讲丨东南亚的民族历史和泰民族的构成

发布时间:2020-10-20

 


       20201019日下午三点半,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泰语系有幸请到北京大学泰语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薄文泽教授作了题为“东南亚民族历史和泰民族的构成”的线上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泰语系系主任易朝晖教授主持,泰语系全体师生统一线下聆听交流。

报告会上,薄文泽教授从泰国的种种似是而非说开来,围绕泰国是否是“黄袍佛国”和泰国人的来源问题展开讨论,逐渐解开东南亚民族起源的秘密。以“正本清源”为初衷,从历史、从民族学的角度展开,一点点揭开东南亚民族历史的面纱,呈现出东南亚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历史现象。

薄教授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现在东南亚大陆地区的这些民族的先人有没有人来自古代东南亚大陆以外的地区?”、“东南亚大陆地区的民族从哪来?,“谁是东南亚最早的居民?”,“其中哪些人跟泰国—泰族人有关系?”等问题,并逐一对上述问题做了全面的线性梳理。对东南亚早期居民—尼格利陀人(Negritos),马来人的迁徙状况、占婆人的影响,南亚语系各民族的起源与扩张,藏缅人的南迁,泰/傣人登上东南亚政治舞台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系统论述。

临近报告会的尾声,薄教授就泰、傣、老诸民族的内部差别给学生们进行了讲解,着重讲述了泰民族的构成,以及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东南亚历史图。最后,薄教授对此次报告作了简要的总结,并且指出,泰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性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值得全世界多数国家借鉴。

此次报告会也是东方语言学院泰语系在2020—2021秋季学期主办的第一场学术报告。纵观整场报告,老师与学生的反响甚是热烈,薄教授的报告十分精彩,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充分达到了本次学术报告的目的,也让我们由衷的期待下一次的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