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语动态丨稽山讲堂第四十八讲——“东南亚语种专业学生如何成为‘一带一路’所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

发布时间:2021-10-15



      为加强我院东南亚语种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拓宽其国际视野,20211015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有幸邀请到信息工程大学外语学科领域专家组组长、外语学科首席专家、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钟智翔教授于晚上八点在F225多媒体报告厅进行了题为 “东南亚语种专业学生如何成为‘一带一路’所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外语人才”的讲座。

01

主讲人简介

钟智翔教授是第七届、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钟智翔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硕果累累,出版著作10部、教材19 套,发表论文130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研究、缅甸语言文化研究、外语教育研究。




钟智翔教授

02

讲座回顾

本次讲座由泰语专业负责人易朝晖教授主持,泰语系和印尼语系全体师生均到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钟教授以“一带一路”为切入点,向同学们解读了国家乃至国际发展的大势,并深度剖析了“一带一路”政策为东南亚语种专业学生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钟教授通过解读相关国家政策、结合国家机关、企业招聘非通用语人才的相关要求,指出了在精通外语的同时,更要懂专业、通技术,并通过多个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指明了非通用语专业学生该如何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以抓住时代机遇。

讲座现场

讲座中,钟教授还提出了“专业+”的概念,明确表明语言是沟通与交流的工具,如需成为更具竞争力的优秀外语人才,需要在精通所学外语的同时,更要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做一个能够参与国际事物、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讲座现场

钟教授指出,学生在加强语言学习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职业规划确定知识储备应学课程,根据需求选择辅修专业,通过攻读“双学位”、读研读博等方式,提升自己就业竞争力,最终实现知识复合化、专业化、技能化。

03

提问环节

在提问环节,学生们热情地就讲座的主题提出了心中的困惑以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钟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提问环节学生争相发言,交流气氛热烈

04

讲座总结

最后,钟教授还为我院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几点专业学习思路和方法指导,并指出,在外语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勤奋”二字。此外,钟教授还亲切地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万事顺意,至此,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纵观整场讲座,老师与学生们的反响异常热烈,同学们不仅见识到了紧跟时代步伐的钟教授的深厚学识,以及他的风趣幽默,更明确了未来发展的道路、明晰了今后的规划与发展。

此次讲座持续约两个小时,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泰语系及印尼语系教师与钟智翔教授合影留念。

泰语系、印尼语系教师与钟智翔教授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