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母校,铭记点滴——我的越秀生活
日语2108班 张珊瑜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四年,有时长得令人厌烦,但在这一刻,却觉得如此短暂,令人留恋。曾经的朗朗书声欢声笑语都还在,又似乎隐隐不同了。“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一句再见,散了一群人,一张照片,定格一群人的青春,一部相机,收藏了无数纯真的梦。一滴泪水,告别了曾经,告别过去。
我们在懵懂中相遇,带着青涩与纯真,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你好”,那简单而又礼貌的问候,开启了我们之间的缘分,却也在最初的时候,让彼此之间存在着一丝陌生。而当离别的时刻悄然来临,“再见”二字从口中说出,竟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模糊与伤感,仿佛那是对这段时光最后的眷恋与不舍。
那是我第一次发现,樱花落在越秀图书馆的玻璃幕墙上,像被风吹散的粉色信笺。我慌忙掏出口袋里皱巴巴的草稿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春の風/教室の窓に/消しゴムの香”——春风掠过教室窗台,橡皮擦的香气。
记得有一次日语角最热闹。榻榻米教室里永远飘着玄米茶焦糊的味道,老师总说这是“侘寂美学”。有次我们试图用一次性纸杯代替茶碗。她拎着从二手市场淘来的粗陶茶具,盘腿坐在蒲团上示范点茶手法。热水浇下去时,茶筅溅出的泡沫沾在她眼镜片上,她却得意地举着茶碗:“看,这才是「一期一会」的真谛——不完美的仪式里才有活生生的人情味。”那天我们喝到的抹茶苦得皱眉,但社团日志里多了十几页歪歪扭扭的俳句,有人写“午後の日碗に浮かぶ/先生のメガネ”——午后阳光里,茶碗漂浮着老师的眼镜。
大二那年文化风情节。我负责的和服体验区更寒酸——三套淘宝买的浴衣,腰带系法复杂到让女生们集体哀嚎。我默默掏出手机搜索“浴衣教程视频”,投影幕布上的樱花瞬间变成巨型教学PPT。
最难忘的是大三冬天的日语演讲赛。我的题目是“我最爱的非遗特产”。站在礼堂聚光灯下时,手心的汗把稿子浸出波纹。突然瞥见观众席第三排我朋友,双手比划着“深呼吸”的动作。我说起外婆做的青团与日本草饼竟用同一种艾草......
我想,在生命里,无疑会有很多个夏天,但没有哪一个会如今夏般独特,充满伤感,也充满希望吧。过了这个夏天,即将毕业的你们会开始新的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着。
残花流年,转瞬成空,青春就像做了一场梦,梦里有花开的唯美,也有花落的忧伤。或许我真的该感谢这里,即使它让我无奈,但是在这里,我遇见了他和她还有他们,每当想起,也许嘴角还是会扬起微笑。时光悠悠,铅华散尽,多少年后,再次徘间于记忆的边缘,回首着那些逝去的岁月,或许才会恍然感悟,原来在这段青葱岁月中,我们一起欢笑过。如果有遗憾,也或许只是感叹当时年少轻狂的我们,不太懂得珍惜。我知道书上说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可是书上还说了,人生问处不相逢。愿我们此去繁花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当我们把学士帽抛向天空的那一刻,其实是在将整个青春打包成一份珍贵的行囊。那些在图书馆通宵的灯火,操场边绽放的樱花,教学楼里回荡的铃声,都将化作记忆里发光的星子。而此刻,手中握着的不仅是一纸文凭,更是一把能够开启无限可能的金钥匙。在校园的岁月里,我们习惯了用GPA、奖学金、竞赛名次这些刻度分明的标尺来衡量成长。但记住,从踏出校门的那一刻起,人生将展开一幅更为壮阔的画卷。社会这片沃土上,既有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也有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既有金融中心的摩天大楼,也有偏远山区的三尺讲台。每条赛道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等待着勇敢的开拓者来定义属于自己的精彩。既要关注前沿科技的突破,也要倾听市井巷陌的呼声;既要追逐个人的理想,也要肩负时代的使命。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参与塑造未来的模样。前路或许会有迷雾,但请永远记得:真正的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终身学习的开始;不是标准的达成,而是创造标准的起点。愿你们带着母校给予的知识行囊,在社会这本永远翻不完的教科书里,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